2021年4月7日

投入社區營造 大溪青年記錄宜蘭東北角海岸潮間帶採集文化

 

投入社區營造 大溪青年記錄宜蘭東北角海岸潮間帶採集文化

   
圖為「海大麵」,大溪青年卓信元說,海大麵分布北起龍洞,南至梗枋、外澳一帶,是當地特有的藻類。(宜蘭縣政府提供)

圖為「海大麵」,大溪青年卓信元說,海大麵分布北起龍洞,南至梗枋、外澳一帶,是當地特有的藻類。(宜蘭縣政府提供)

2021/03/12 20:07

〔記者蔡昀容/宜蘭報導〕「海鳳梨工作室」與頭城大溪青年合作,以宜蘭東北角海岸潮間帶採集文化為主題,進行調查、記錄,參與其中的卓信元說,藉此替大溪的海洋文化資產留下珍貴紀錄,接下來希望蒐集山區動植物資訊,把山、海的資料結合成社區地圖,讓更多人了解這塊地方。

宜蘭梗枋以北的居民多以漁民為主,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人類生存本能,早期受限於地理環境、氣候、船具簡陋等因素,適合出海捕魚的日子有限,在過往飲食不豐的歲月裡,漁民演化出一套配合季節更迭的潮間帶採集模式,來補足無法出海捕魚時的經濟來源。

地方文史工作者李宏志、邱惠菁的「海鳳梨工作室」團隊,和大溪青年卓信元、黃建圖一起針對宜蘭東北角海岸潮間帶採集文化,做研究、調查、記錄和訪談,透過文字及影像建檔,保存重要海洋文化資產,其中參雜著耆老們傳奇式的人生,見證台灣漁業的輝煌和沒落。

卓信元說,大溪緊鄰海洋和山地,有許多故事和文化,但現在年輕人多到外地工作,這些資產恐怕面臨斷層,所以參與這次計畫,記錄海岸潮間帶的故事;接下來也想蒐集宜1線產業道路沿線的風景整理,把海、山的資料製成「社區地圖」,讓社區產生認同感,也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地方。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為鼓勵民眾投入社區營造工作提供補助,希望增加參加公共事務的機會,2015年起推「有夢、宜蘭挺你(社區築夢計畫)」,歷經6年的推動,共補助38案,每案補助5至15萬元,補助金額共277萬元。

去年除了海鳳梨工作室的「海岸潮間帶採集文化春夏紀實」,還有康綺文化工作室的「聽海的聲‧叫阮的名」,書澳創聚197的「傳統市場的青銀共生學」,頂埔集蘭社的「頂埔集蘭社北管傳習」,礁溪創生隊的「礁溪創生基地暨全齡共好學堂行動」,趣冬山的「說冬山的故事」,午村工作室的「頭城神明愛呷啥」,及魂猴設計工作室的「掘蘇澳-冷泉阮兜」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