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文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文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5月29日

宜蘭大學穿越400年 農校遺址展出

宜蘭大學穿越400年 農校遺址展出

 
穿越時空400年,宜蘭大學重現農校遺址文化層,特別成立一處展示區。圖/宜大提供
穿越時空400年,宜蘭大學重現農校遺址文化層,特別成立一處展示區。圖/宜大提供
宜蘭大學幾年前在增建校園建築的過程中挖到遺址,「農校遺址」成為宜蘭市唯一列冊遺址;校方整理後共挖出3萬多件文物,經仿製後在原來遺址位置成立「宜蘭農校遺址文化層」展區,昨天開展,開放民眾進入了解噶瑪蘭文化。
宜蘭大學前身是「臺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所挖出來的屬於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的考古遺址範圍,年代距今約400年,沿襲學校舊名列冊稱為「宜蘭農校遺址」。
遺址仿真墓葬,包含中層及下層。圖/宜大提供
遺址仿真墓葬,包含中層及下層。圖/宜大提供
校方有感於遺址的珍貴,在幾乎相當於當年發掘農校遺址的相對位置、即行政大樓地下一樓萬斌廳建置「宜蘭農校遺址文化層」展區,昨舉行開展儀式,特別邀請噶瑪蘭族奇立板社潘玉峰與流流社族人代表,吟唱傳統古調祈福。
展區以「穿越400年,重現農校遺址文化層」為主題,屬於常設性展示,展示區域分為「門廳牆體立面」、「仿製文物展示」及「多媒體互動區」三大區塊,展現考古遺址內容。
全區採仿真復刻發掘現場、遺址文物的方式,結合文字、影像、圖說、復刻品等綜合展示方式,讓民眾可一窺噶瑪蘭族先民生活與文化,周一到周五上班時間開放民眾參觀。

2020年3月29日

宜蘭武荖坑永續樂園 明起開放


武荖坑永續樂園「生物同學會 」裝置藝術。 (記者江志雄攝)
武荖坑永續樂園「生物同學會 」裝置藝術。 (記者江志雄攝)
2020-03-27 05:30:00
2020-03-27 05:30:00
〔記者江志雄/宜蘭報導〕今年邁入第廿一屆的宜蘭綠色博覽會,因武漢肺炎疫情首度停辦,但保留戶外展區設施,轉化為主題式的武荖坑永續樂園,三月廿八日對外開放,宜蘭縣民、全國醫護人員憑證免費,外縣市遊客捐贈在宜縣消費的發票也能免費入園。

分3區總量管制 每區最多500遊客

武荖坑園區戶外空間有六十公頃,因應防疫需求,劃分為A、B、C三區,開放參觀期間實施遊客總量管制,同一時間每區人數上限五百人,園外入口、武荖坑大門、園區設有電子看板會公告各區人數,並透過廣播告知遊客,此外,大門裝設紅外線測溫儀、防疫洗手站,公共服務設施定期消毒,並提供洗手乳、乾洗手液,規劃多條動線減少停滯時間。

12個戶外展區 入口6處裝置藝術

宜蘭縣長林姿妙本月六日宣布取消今年綠博,當時已發包的戶外展區繼續施工,室內展館喊停,現有戶外設施有大型園藝花卉地景「勇闖綠世界」、宜蘭縣休閒農業生態體驗的「農探集」、樹藝地景「福木迷宮」等十二個戶外展區,以及園區入口意象綠雕「生物同學會 」等六處裝置藝術。
每個展區及裝置藝術各具特色,以「勇闖綠世界」為例,原為園藝花卉、貨櫃闖關遊戲組成的大型互動遊樂設施,受疫情影響,取消互動遊樂設施,保留園藝花卉地景,供遊客觀賞拍照。
「生物同學會 」有黃喉貂、貓頭鷹、鯝魚、八色鳥、獨角仙、食蛇龜、翡翠樹蛙、 石虎、蜜蜂、黑熊造型裝置藝術,唯妙唯肖,可望成為拍照熱區。
宜蘭縣政府表示,武荖坑永續樂園定位為主題式公園,開放時間上午八點到下午五點,參觀期間明天起至五月十日,募得發票將轉贈給宜蘭縣內弱勢團體。

縣民、醫護、捐發票者 免費入園

此外,武荖坑永續樂園除了宜蘭縣民免費,縣府體恤防疫期間醫護人員辛勞,國內醫護人員同樣憑證免費,外縣市一般遊客必須付環境清潔維護費,全票八十元,如果捐出縣內消費發票則免費入園,園區停車場照常收費。
武荖坑永續樂園「農探集」戶外展區的「蜂巢小窩」吸睛。 (記者江志雄攝)
武荖坑永續樂園「農探集」戶外展區的「蜂巢小窩」吸睛。 (記者江志雄攝)
武荖坑永續樂園大型園藝花卉地景「勇闖綠世界」。 (記者江志雄攝)
武荖坑永續樂園大型園藝花卉地景「勇闖綠世界」。 (記者江志雄攝)

2020年2月26日

林姿妙首度帶領50名年輕人赴日參訪 因疫情宣布延後


2020-02-26 10:19 聯合報 / 記者戴永華/宜蘭即時報導

宜蘭縣長林姿妙第一次要帶領50名年輕人赴日考察鐵道文化,但因日本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赴日行程被迫延後。圖/勞工處提供
宜蘭縣長林姿妙原訂4月要帶領 50名青年前往日本參訪鐵道文化, 作為宜蘭推動太平山森林鐵路復駛的參考,但因日本疫情嚴峻,縣政府宣布出國行程延後,確切日期另外再公布。
為促進宜蘭青年參與公共事務及擴展國際視野,宜蘭縣政府舉辦「宜!蘭人國際交流徵選計畫」,第一次由縣長帶領50位青年朋友一同前往日本,深入了解日本各地區鐵道文化,做為宜蘭「太平山森林鐵路復駛計畫」政策規劃提供重要參考,注入年輕人的看法與活力。

但因日本新冠疫情嚴峻,決定這次國際交流行程延後舉行。勞工處表示,正式參訪日期會依據最新疫情發展隨時修正,將另行公告。

利用這段時間將邀集更多優秀青年提供作品參與出國徵選,報名期間也延長至3月31日。

勞工處說,此次國際交流活動預計徵選50名青年共同前往,只要年滿18至35歲、設籍宜蘭或在宜蘭就學就業的青年都可報名參加,報名者需上傳一支以宜蘭觀光、文化、農產、交通或建設為主題的「宜蘭縣政影片」,片長3分鐘內。

2020年2月23日

新冠肺炎好焦慮 宜蘭市公所發800個心安香袋秒殺

 宜蘭市長江聰淵在市場發送心安祈福香袋,非常搶手,吸引民眾大排長龍索取以求心安、平安。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市長江聰淵在市場發送心安祈福香袋,非常搶手,吸引民眾大排長龍索取以求心安、平安。記者戴永華/攝影
新冠肺炎疫情讓不少人感到焦慮,宜蘭市公所除了宣導勤洗手外,為了安定民眾對疫病焦慮感,與東嶽廟與中藥房推出含有漢方藥材的祈福香袋。今上午市長江聰淵與東嶽神將在市場發送給民眾及店家,吸引民眾大排長龍,沒幾分鐘發光光,驚呼「哇,香袋沒了」。
市公所設計2款心安祈福香袋,店家專屬香袋300份繡紅香袋、民眾隨身香袋500份銘黃香袋。東嶽廟主委林添福表示,東嶽大帝掌管陰陽二界、護佑生靈的神明,拿到香袋的店家或民眾,要記得到東嶽廟向神明稟報姓名或店名、地址等資訊,可將香袋懸掛於店內,民眾則可隨身攜帶祈求心安與平安。
二款香袋內都裝有北館市場大明中藥房提供的漢方材料,其中包含香茅、大黃及數種藥材,壓碎袋內的藥材可聞到輕微的中藥香氣,有助於鎮定心神。
東嶽廟神將與鑼鼓陣上午現身南場市場,炒熱氣氛,9點半開始發放。雖然市公所事前宣傳香袋發完為止,但民眾一早排隊想要索取有中藥氣味的心安香袋,出現排隊的長龍不是為了買菜,而是為索取香袋,原本預計1小時發完,但800個香袋幾乎瞬間秒殺發光。
「哇,沒有了?」香袋如此搶手,也讓主辦單位感到意外,馬上透過廣播告知民眾最近可以前往東嶽廟索取,市公所加碼1000份26日上午八時在東嶽廟發放。
市長江聰淵表示,疫情讓許多民眾搶購口罩及酒精等,市公所除了提醒民眾保持勤洗手習慣外,有感社會焦慮感上升,特別製作祈福香袋,希望藉由信仰的力量安定民心及穩定的作息,也有助於提升免疫力,避免陷入過度恐慌共度疫情。
宜蘭市長江聰淵在市場發送心安祈福香袋,非常搶手,吸引民眾大排長龍索取以求心安、平安。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市長江聰淵在市場發送心安祈福香袋,非常搶手,吸引民眾大排長龍索取以求心安、平安。記者戴永華/攝影

國寶洪通再世?宜蘭80歲司機「手繪」驚世之屋 看過的人都跪了

2020-02-21 15:00 聯合報 / 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李姓屋主屋裡作畫,從一樓到三樓都有。圖/于姓民眾提供
李姓屋主屋裡作畫,從一樓到三樓都有。圖/于姓民眾提供
全台各地常見彩繪村,透過將老屋或巷弄塗上繽紛色彩圖案,活化地方。不過你有看過老屋裡面也有彩繪壁畫嗎?宜蘭縣頭城鎮就有一處3樓透天厝老宅,83歲李姓屋主去年7月過世,老宅閒置至今,一名藝術工作者想租,日前詢問後入屋一看,驚見滿屋子滿牆都是大幅壁畫,從一樓到三樓都有,作品用色大膽具特色,大讚「真的是國寶、有如素人畫家洪通再世!」
李姓屋主遺作,圖中還有勵志句。圖/于姓民眾提供
李姓屋主遺作,圖中還有勵志句。圖/于姓民眾提供

幫忙整理踏進屋 驚見「滿屋都有畫」

頭城鎮老厝留有滿屋壁畫的訊息,透過藝術家貼出照片在網路流傳,引來好奇人士造訪,不過老宅大門深鎖。一名女鄰居說,她50年前嫁到當地,就住老宅隔壁。李姓屋主人很好,原本是開鐵牛車的司機,喜歡旅遊、唱歌,小孩長大外出工作,妻子過世後,他一直住在老宅。
6年前李姓屋主生病,離開老宅調養身體,房子就空下來。女鄰居說,她雖住隔壁,也沒進去過老宅,若不是後來因幫忙整理進屋,也根本不知道李姓屋主這麼厲害,滿屋都有畫,屋外清理出物品中,還有一些泥塑。
宜蘭縣頭城鎮一處三樓透天厝老宅,驚見李姓屋主遺作,有大幅壁畫,還有泥塑。圖/于姓民眾提供
宜蘭縣頭城鎮一處三樓透天厝老宅,驚見李姓屋主遺作,有大幅壁畫,還有泥塑。圖/于姓民眾提供

屋主畫了滿屋 鄰居:他說因為無聊

另一名女鄰居表示,李姓屋主只念過小學,學歷不高,但有很高的畫畫天份,李姓屋主畫作風格大膽,用油彩畫動物、風景、花鳥等,還有抽象畫,都十分有意思;曾問過李翁為什麼畫畫?他回答說「因為無聊。」
李翁何時開始創作?曾送家具到李家的林姓家具行老闆表示,30年前送一座床頭櫃到他家,當時還未見到,推測作畫應該是這一、二十年的事。林姓老闆看網路流傳照片,特地跑到李宅,但不得其門而入;他驚嘆說李的畫作驚人,有如洪通再世,應該好好保存,如果李家人願意,可以號召文化人把房子買下來,連壁畫一起保存下來。
宜蘭縣頭城鎮李姓屋主驚世遺作,作品精彩具特色。圖/于姓民眾提供
宜蘭縣頭城鎮李姓屋主驚世遺作,作品精彩具特色。圖/于姓民眾提供

藝術家奔走 「這些畫值得更好保存」

發現老屋壁畫的藝術工作者描述,一個多月前住處隔壁的阿姨問他,有間3層樓房的屋主年邁過世,要出售出租,有無朋友可介紹?他過去看了後大吃一驚,發現只有國小畢業的屋主,生前把房子從1樓到3樓,畫好畫滿。房子採光不佳,空間狹小,他想像到一個老先生趴在牆上,一筆一筆,畫出他自己的世界,覺得「這些畫值得更好的保存」。
藝術工作者熱心打聽能規畫及經營的單位,連絡曾合作過的宜蘭縣政府工商策進會,原本想到現場了解,討論適當處理方式。但跟屋主子女說明狀況後,李家人表示,父親過世未滿3年,房屋暫時不宜異動。他表示,會繼續努力溝通與奔走,希望讓整屋壁畫都能留下,或許有一天能讓更多人欣賞頭城這位老先生人生最後創作的斗室小宇宙。
南鯤鯓代天府在大鯤園以原比例塑像,重現傳奇在地畫家洪通神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南鯤鯓代天府在大鯤園以原比例塑像,重現傳奇在地畫家洪通神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素人畫家洪通 曾被譽「東方畢卡索」

有意買下李宅的家具行老闆,將李姓老翁創作比喻為「洪通再世」,他口中的洪通,是1970年代傳奇素人畫家。洪通是台南北門鯤江蚵寮人,家境貧困,從小就四處打零工維持家計。50歲時突然對繪畫產生興趣,拜台南畫家曾培堯為師,畫風獨特。他的抽象畫風及作品充滿童趣,且大膽鮮艷用色,1970年代因媒體報導大紅,在美國新聞處台北分處林肯中心,掀起全台熱潮。
然而洪通堅持不賣畫,生活也未因畫作走紅而改善,過世後被譽為「東方的畢卡索」。洪通故居在台南北門鯤江里新厝部落,他的濱海老平房近年來整修,將他的畫作彩繪在故居外牆,讓一代傳奇故居,成為新景點。
洪通故居老舊平房彩繪仿洪通畫作,成為吸睛景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洪通故居老舊平房彩繪仿洪通畫作,成為吸睛景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各地彩繪村 有的暴紅有的求轉型

除素人畫家被發掘外,台灣各地的彩繪村如雨後春筍出現,彰化縣田尾鄉海豐崙彩繪村,曾因彩繪灌籃高手、烏龍派出所、海賊王等知名動漫一夕暴紅;熱潮退後,彩繪牆陸續塗白,地方要改變方式活化家鄉。
高雄市不少老社區及歷史建築,整修與改建,都成夯景,其中,衛武營老社區的彩繪村,林園的警察官吏派出所,成為IG打卡熱點;嘉義縣布袋鎮除知名高跟鞋教堂,在好美里有3D彩繪村,另外,雲林縣四湖鄉萡子寮也有3D壁畫藝術村,因彩繪,紅了漁村。

2020年2月20日

找嘸主祀宮廟! 宜蘭媽祖文化節恐難產


2020-02-20 18:48

〔記者林敬倫/宜蘭報導〕宜蘭縣長林姿妙主打的「宜蘭媽祖文化節」活動,因縣內22間媽祖廟包含去年的主祀宮廟南天宮現階段都沒有意願主辦,面臨「找嘸」主祀宮廟,恐怕難產。南天宮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正信坦言,廟內委員年紀偏大,辦理文化節體力是一大考驗,廟方才會考慮不繼續擔任主祀宮廟;縣府民政處則說,會繼續與廟方溝通,解決問題。
「北台灣媽祖文化節」是由北台灣8縣市政府,2004年起於每年在農曆8、9月份,輪流由各縣市宮廟共同舉辦的媽祖文化系列活動,去年輪到主祀「宜蘭媽」的南方澳南天宮舉辦,林姿妙也編列預算,投入縣府資源協助,首創「海陸雙線遶境」,獲得熱烈回響,縣府今年更編列約1000萬元預算打算續辦。
不過,縣府原有意在今年3月「媽祖生」舉辦「宜蘭媽祖文化節」,但南天宮沒有主辦意願,加上縣內媽祖宮廟在3月都有各自的遶境活動,計畫胎死腹中,如今更面臨「找嘸」主祀公廟的窘境;根據縣府調查,縣內22間媽祖廟,包含去年主祀宮廟南天宮現階段沒有舉辦「宜蘭媽祖文化節」的意願,恐怕因此難產。
陳正信指出,廟內委員年紀都已7、80歲,年紀偏大,辦理「宜蘭媽祖文化節」遶境活動,對廟方人員而言,體力是一大負擔,才有不考慮繼續主辦的聲音,他也建議縣府,宜縣不只有媽祖廟,也有太子爺廟、三山國王廟等不同神明,應該把活動改名為「蘭陽宗教文化節」,避免外界有縣府獨厚媽祖廟的聲音。
民政處說,縣長上週六已拜會過南天宮主委陳正信,已徵得同意,讓縣府提出活動計畫書給廟方,再交給廟方管理委員會決議是否繼續主辦「宜蘭媽祖文化節」,縣府會盡快提出計畫書,並積極與廟方溝通。
民政處也說,調查縣內22間媽祖廟,多數都認為應於農曆8、9月份舉辦「宜蘭媽祖文化節」,已確定不會在3月舉行,待主祀宮廟確認後,到時會在擲筊,決定「宜蘭媽祖文化節」的確切日期。至於如果南天宮最終仍決定不繼續主辦,縣內共有約600間祭祀不同神明的廟宇,縣府也會研議將活動改名為「蘭陽宗教文化節」,向縣內其他宮廟徵詢主辦活動的意願。

宜蘭縣長林姿妙主打的「媽祖文化節」活動,恐因找嘸主祀宮廟而難產。(資料照,記者林敬倫攝)
宜蘭縣長林姿妙主打的「媽祖文化節」活動,恐因找嘸主祀宮廟而難產。(資料照,記者林敬倫攝)

2019年12月17日

歡樂宜蘭年 明年移師丟丟噹森林廣場

2019-11-17 05:30:00
〔記者林敬倫/宜蘭報導〕宜蘭縣政府每年春節期間,都會舉辦歡樂宜蘭年守歲活動,明年將移師宜蘭市丟丟噹森林廣場舉行;不過,廣場腹地不大,是否會造成交通問題,讓外界疑慮;縣府文化局表示,除夕晚會當天,宜興路與光復路都會交管,封閉一線道以增加腹地,預估容納七千人沒有問題。
歡樂宜蘭年明年邁入二十七年,是全國唯一縣市政府舉行的農曆年大型慶典活動,明年訂一月十八日期前活動起跑,二十七日閉幕;活動最熱鬧的守歲晚會,將在一月二十四日除夕夜晚上九點開始,一如過往有「起爐儀式」與相關表演、文創市集。
歡樂宜蘭年主辦場地,每年都會巡迴各鄉鎮市舉辦;過去縣府曾在宜蘭市幸福轉運站、中山公園及宜蘭運動公園等地,辦過歡樂宜蘭年。今年春節期間,歡樂宜蘭年在羅東文化工場舉行,明年將移師宜蘭市丟丟噹森林廣場。
丟丟噹廣場面積僅零點五公頃,能容納多少民眾參與,交通會不會打結,讓外界疑慮。縣文化局指出,除夕晚會當天,光復路與宜興路將部分封街,預計封閉一線道增加活動腹地,容納更多遊客,另一條車道改為雙向車道,對交通不會造成重大影響。歡樂宜蘭年辦在丟丟噹森林廣場,是考量離火車站近,外地民眾參與活動的可及性高,交通便利的優勢。

2019年11月25日

宜蘭縣公共藝術「老懂軒」 挨批淪垃圾

老懂軒被移到中興文創園區後,僅用藍色帆布覆蓋,引發批評。
 (縣議員陳鴻禧提供)
老懂軒被移到中興文創園區後,僅用藍色帆布覆蓋,引發批評。 (縣議員陳鴻禧提供)
2019-11-25 05:30:00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宜蘭縣文化局邀請日本建築師藤森照信,在羅東文化工場設計空中茶屋「老懂軒」,縣議員陳鴻禧最近發現老懂軒憑空消失;經查竟是被放置在中興文創園區,且僅覆蓋一面藍色帆布,宛如被當「廢棄物」,氣得批評縣府浪費公帑,不重視藝術文化保存。縣府文化局強調,老懂軒將移至中興文創展示,修復後明年初就會重新亮相。

空中茶屋 造價550萬

「老懂軒」是以宜蘭的茶文化為主題,利用泥土、檜木片等素材打造而成,造價五百五十萬元,二○一三年完工,置於羅東文化工場的入口處;但老懂軒材質脆弱,曾受颱風影響受損,投入數十萬元經費修復多次。

材質脆弱 修復多次

陳鴻禧最近到羅東文化工場,發現曾是工場醒目地標之一的「老懂軒」,竟然憑空消失,查閱資料後,發現造價五百多萬元的裝置藝術,被移到中興文創園區擺放,上頭僅覆蓋藍色帆布,宛如廢棄物一般。

風雨受損 拆除移置

陳鴻禧批評,「老懂軒」完工時,縣府發動百人拉繩上架,縣民共同參與受到各界矚目,但材質容易因風雨受損,常要花錢修復,最後竟直接拆除移至它處。
他質疑,文化局當初設計,沒有考量文化工場狀況,造成昂貴公共藝術淪為廢棄物,浪費民脂民膏,縣府未來設計相關作品時,應考量在地風俗、氣候以及空間等因素,不要再讓其他作品淪為第二座「老懂軒」。

縣府否認當廢棄物

對此,宜縣文化局表示,老懂軒的材質是竹片、木片、紅土等,容易受風雨影響損壞,未來將轉移至中興文創園區,在十六號倉庫室內空間展示,轉移地點經過原創建築師藤森照信同意,也經過宜蘭縣公共藝術委員通過。

修復完明年亮相

文化局指出,老懂軒整組作品採用鋼索固定,若拆卸結構會整個瓦解,才會整組拆下移到中興文創園區,目前僅是暫置戶外,並不是將它當成廢棄物,修復後最快明年初即可亮相。
老懂軒原本放置在羅東文化工場醒目位置,是場館的地標。(記者張議晨翻攝)
老懂軒原本放置在羅東文化工場醒目位置,是場館的地標。(記者張議晨翻攝)

2019年11月18日

宜蘭童玩公園工程停擺 審計室糾正


宜蘭縣政府籌備的童玩公園工程中斷,被審計室檢討要求改進。  (記者張議晨攝)
宜蘭縣政府籌備的童玩公園工程中斷,被審計室檢討要求改進。 (記者張議晨攝)
2019-11-18 05:30:00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宜蘭縣政府敲定員山鄉戰車營舊址籌建童玩公園,第一期工程前年二月發包,原訂去年底開園試營運,不料,施工前未整合地方民意,營舍保留與否也衍生爭議,工程被迫中斷,另縣府高估園區收入,償債能力引起質疑,被審計部宜蘭縣審計室糾正;縣府回應,已在檢討改善,盼讓園區儘快營運。

園區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宜蘭縣政府在一九九六年開辦童玩節,二○○○年籌辦童玩公園,歷經十六年努力,選定員山鄉戰車營舊址當預定地,二○一二年完成整體規劃,營區變更為公園用地,內部建築則在去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童玩公園第一期工程,前年二月發包,原本預訂去年底開園試營運,卻卡在工程規劃時,沒有和地方人士取得共識,園區建築又被登錄為歷史建築,營舍是否保留意見分歧,造成工程卡關停擺。

另高估收入 償債能力受質疑

縣府為了打造童玩公園,前年六月陸續向銀行申貸,截至去年八月底,產生四千一百萬元長期負債,每年利息廿四萬元,童玩公園營運後,每年預期收益四千零六十七萬,收入作為貸款償債財源,明年若能營運,每年要攤還九百萬至二千二百萬元,自償率約一一五%。
審計室調查,童玩公園償債計畫估算一年入園人數四十萬人次,門票收益三千八百餘萬元,入園人數參考對象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每年遊客數七十二萬至九十萬人次,童玩公園年未來入園數可能只有一半,收益卻與蘭博相當,並不合理,要求縣府檢討改善。

縣府允解決難題 重估償債計畫

縣府回應指出,會設法解決童玩公園第一期工程面臨的難題,為符合文資保存原則,第二期工程規劃有全新設計,希望趕快與地方取得共識,營運收益部分,會依照實際經營模式與進度,重新評估償債計畫,解決自償性財源不足問題。

2019年11月16日

致敬!宜蘭文化獎出爐 得主李英茂 楊乾鐘 吳貴英

2019-11-16 13:59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即時報導
向偉大文化貢獻者致敬的「宜蘭文化獎」,今年邁入第8屆,今天頒獎典禮,文化獎座頒給90歲的李英茂,他擔任志工,推動台日文化交流多年,默默付出,傑出貢獻還獲日本令和天皇頒發「旭日雙光章」;而宜蘭文化紀念獎則頒給已故的畫家楊乾鐘、戲劇藝師吳貴英,感謝他們對宜蘭文化的貢獻。
宜蘭文化獎是最高榮譽,每兩年辦理一次,第1屆得獎者本地歌仔老藝師陳旺欉,第2屆得獎者蘭陽兒童推手邱阿塗 第3屆得獎者美術及舞蹈的陳忠藏及秘克琳神父,第4屆得獎者是北管戲劇老藝師莊進才,第5屆得獎者是致力於噶瑪蘭文化傳承再現、考古研究、宜蘭北管、歷史等事務的邱水金,第6屆得獎者是美術及文學的畫家王攀元、作家黃春明及賴西安(李潼),第7屆得獎者國樂教母張月娥、童玩之父黃恒男。
第8屆宜蘭文化獎座今天由縣長林姿妙頒贈李英茂,同時頒發宜蘭文化紀念獎給楊乾鐘、吳貴英,感謝他們對宜蘭文化的貢獻。
文化局指出,李英茂在學校擔任教師41 年、退休後 26年的志工服務生涯,致力於宜蘭與日本的文化交流,出錢出力、默默耕耘,導覽解說及座談講演,甚至應邀遠赴日本參與活動,促成宜、日雙方的官方交流,為國民外交立下典範。
李英茂2011年獲仰山文教基金會頒發「噶瑪蘭獎」,又因致力於日本文學翻譯與出版,推動台日文化交流甚力,榮膺2019年日本平成天皇所頒發「旭日雙光章」,他以志工身分參與宜蘭與日本相關文化交流工作無數。
獲紀念獎的楊乾鐘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及師大藝術系,成績極為傑出,應盧纘祥(時任頭圍鄉鄉長)邀請返鄉到頭城初中任教,終生推動地方美術教育不遺餘力,著名畫家周澄、藍榮賢、阮義忠等人都出自他門下,造就眾多美術界傑出人才,他的創作呈現出40、50年代蘭陽風情,1999年逝世後,留下百幅作品,子女及學生成立楊乾鐘美學文化藝術基金會,2015年兒女及弟子與文化局合作,在頭城老街設立「楊乾鐘美學館」。
同時獲獎的吳貴英出生戲劇之家,從小耳濡目染深受戲劇的薰陶,11歲起便開始唱戲生涯,她哀怨的唱腔和身段,讓戲迷十分難忘,1959年她組「宜蘭英歌劇團」,是宜蘭縣歷史最久的歌仔戲班,她辛苦經營劇團,使得瀕臨絕傳的四平戲得以傳承,1986年榮獲民族藝術薪傳獎傳統戲劇類四平戲獎項,她將一生歲月奉獻在舞台,可惜她在1990年因病過世,留下宜蘭傳統戲劇界的遺憾,但她所締造的戲劇藝術成就,對提升宜蘭文化水準,有重大貢獻。
楊乾鐘之孫楊承訓(右)代表楊乾鐘領取宜蘭文化紀念獎。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楊乾鐘之孫楊承訓(右)代表楊乾鐘領取宜蘭文化紀念獎。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吳貴英之女吳美子代表吳貴英領取宜蘭文化紀念獎。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吳貴英之女吳美子代表吳貴英領取宜蘭文化紀念獎。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宜蘭文化獎出爐,得主分別是(左起)李英茂、楊乾鐘、吳貴英。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宜蘭文化獎出爐,得主分別是(左起)李英茂、楊乾鐘、吳貴英。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2019年11月15日

林姿妙辦媽祖文化節印10多萬張傳單 議員批亂花錢

議員呂惠卿質疑,縣府為媽祖文化節根本亂花錢,竟然為媽祖文化節灑幣印了10幾萬張傳單,還寄給各家戶,不但是在亂花錢還不環保。(記者林敬倫攝)
議員呂惠卿質疑,縣府為媽祖文化節根本亂花錢,竟然為媽祖文化節灑幣印了10幾萬張傳單,還寄給各家戶,不但是在亂花錢還不環保。(記者林敬倫攝)
2019-11-15 16:29:11
[記者林敬倫/宜蘭報導]宜蘭縣長林姿妙上任後,擴大辦理「北台灣媽祖文化節」,斥資約850萬元;但議員呂惠卿質疑,縣府根本亂花錢,竟然為媽祖文化節灑幣印了10幾萬張傳單,還寄給各家戶,不但是在亂花錢還不環保;議員陳玉萍、劉添梧也要求縣府提供文化節核銷明細;民政處回應,活動相關花費會檢討,也願配合議員要求,提供明細。
北台灣媽祖文化節是由北台灣8縣市政府自2004年以來,於每年在農曆8、9月份,輪流由各縣市宮廟共同舉辦媽祖文化節系列活動,今年值東輪到主祀「宜蘭媽」的南方澳南天宮,於今年的9月6日至8日舉行。
林姿妙上任後,擴大辦理北台灣媽祖文化節,編列約850萬元投入,與南天宮聯合舉辦;這是宜蘭首次辦理媽祖遶境活動,除全程約58.1公里的陸上遶境,縣府更獨創南方澳至頭城烏石港的海上遶境,相當熱鬧;明年縣府更編列1000萬元,要辦理「宜蘭媽祖文化節」。
不過,呂惠卿今在質詢時質疑,媽祖文化節縣府一直在廣告、行銷,大量印製10幾萬張紙本廣告,還浪費郵資寄送到各家戶,她說,環保局大力推動垃圾減量,縣府為了辦活動卻浪費大量紙張、製造垃圾,不但浪費錢也不環保。
陳玉萍也要求,民政處提供媽祖文化節的核銷資料,不論是花了多少錢還是花到哪裡去,都要提供給議會每名議員,在下週縣長總質詢時攤在陽光下檢視,確定沒有問題,議員才能同意明年繼續辦;劉添梧也質疑,媽祖文化節花了幾千萬,辦了幾桌、花了多少錢及怎麼補助,卻沒提供給議會,他也要求民政處提供。
民政處長游宏隆說,當初為媽祖文化節印製約17萬張的紙本廣告,大約花了10幾萬元,再透過村里長發放,花費其實不高,不過印製紙本廣告確實不環保,這部分縣府未來會檢討,至於議員要求提供的資料,也會如期提供。
民政處長游宏隆說,當初為媽祖文化節印製約17萬張的紙本廣告,大約花了10幾萬元,再透過村里長發放,花費其實不高。(記者林敬倫攝)
民政處長游宏隆說,當初為媽祖文化節印製約17萬張的紙本廣告,大約花了10幾萬元,再透過村里長發放,花費其實不高。(記者林敬倫攝)

2019年11月9日

中興文創園區 九號製造所開張

2019-11-09 13:03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即時報導
紙廠變身的宜蘭中興文創園區,106年7月22日對外開放,經營2年4個月,吸引200多萬人潮。
園區內新設「九號製造所」今天開張,以餐飲服務及親子遊憩空間為主題。
「九號製造所」坐落於園區南榕小屋、興創館及興客堂中,由餐飲品牌「九號集團」向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承租經營,提供在地特色餐飲,如鴨賞披薩、南方澳海鮮焗烤飯、特製炸雞等餐點外,並引進宜蘭青創手作烘焙「米樂客」品牌及手工冰淇淋「夏蕾」品牌共同進駐,提供消費者餐飲服務。
製造所的「九號藝文」採用文創概念設計「宜蘭12鄉鎮特色抓周」體驗,專人帶領採闖關式收涎抓周、主題生日party服務,另設有兒童遊戲專區、親子拍照紀念區、兒童嘟嘟跑車試乘等多項親子服務。
宜蘭縣長林姿妙今天在馬隊前導下,搭乘馬車入園,參與揭幕。
林姿妙表示,園區多為歷史建築,縣府委託專業經營單位搭配園內特有的空間氛圍,規畫主題餐飲、親子遊憩等多功能服務,除了滿足遊客需求、延長留園時間,更重要的是提升公有財產管理及營運效益,也期待未來其他建物群逐一修復完成後,能吸引企業團體爭取合作,共同創造更具特色的文化產業空間,有效使文化與商業平衡發展,成為歷史空間活用的最佳示範。
林姿妙在中興文創園區還是中興紙廠年代,曾在廠內打過工,與園區有情緣,她表示,會努力讓園區有更好發展。
今天開幕,業者響應環保,謝絕致意花籃,並將致意禮金全數捐贈予「財團法人阿寶教育基金會」,幫助遲緩兒童教育成長。
開幕慶,即日起至今年底回饋,宜蘭縣民憑證件可享九號咖啡餐飲全系列品項8折優惠,及宜蘭寶寶享有收涎或抓周活動優惠價888元,全館凡憑九號集團消費發票,可免費體驗兒童遊戲專區。
「九號製造所」營業時間:平日及周日上午 10點到下午6點 (每周三休館),周六營業時間為上午10點到晚上8點。
「九號製造所」「九號藝文」另設有兒童遊戲專區、親子拍照紀念區、兒童嘟嘟跑車試乘等...
「九號製造所」「九號藝文」另設有兒童遊戲專區、親子拍照紀念區、兒童嘟嘟跑車試乘等多項親子服務。記者羅建旺/攝影
宜蘭縣長林姿妙今天在馬隊前導下,搭乘馬車入園,參與揭幕。記者羅建旺/攝影
宜蘭縣長林姿妙今天在馬隊前導下,搭乘馬車入園,參與揭幕。記者羅建旺/攝影
紙廠變身的宜蘭中興文創園區,106年7月22日對外開放,經營2年4個月,吸引20...
紙廠變身的宜蘭中興文創園區,106年7月22日對外開放,經營2年4個月,吸引200多萬人潮,園區內新設「九號製造所」今天開張。記者羅建旺/攝影
「九號製造所」今天開張,以餐飲服務及親子遊憩空間為主題。記者羅建旺/攝影
「九號製造所」今天開張,以餐飲服務及親子遊憩空間為主題。記者羅建旺/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