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5 16:15:06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伴隨著國立宜蘭大學27年的校門要拆了,宜大創校94年,校門幾經更迭,隨著時代與時俱進。現在的ㄇ字、門形校門,因年代久遠損壞,且被認為保留著威權統治意象,遮避路口交通視線等因素,今起展開拆除。校長吳柏青說,配合校區中軸線規劃,重新建構校園入口,不再有制式門形,改以公共藝術呈現意象。
宜蘭大學前身為「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創校於民國15年。早期校門前有座木橋以及「護校河」,校門口並有石柱,兩旁有小短的樹籬;民國27年,樹籬改為鐵柵欄;日治後,校門圍牆改為磚造,並題上「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字樣。
民國68年,校門因校園擴建而重新改建,77年學校改制「國立宜蘭農工專科學校」,校門也在81年再次進行重建迄今,以不平衡設計理念作造型,表達農工整合交流意象,並有飲水思源,繼往開來的意義。
民國92年,宜蘭農專升格為宜蘭大學,校門因臨近宜蘭市神農路交通瓶頸位置,地方與縣警局交通隊屢次反映,希望儘速將校門遷移,經報請教育部核定報廢及拆除;早在93年8月,就獲教育部函復同意報廢,但學校要另闢新校門,卻因各界意見無法達成共識而作罷。
宜蘭大學在106年進行第2次校園整體規劃時,發現校門至行政大樓的段落,是農校時期至今的入口軸線,與道路中心偏移4.7米;加上校門老舊,與神農路緩衝過短,腹地不足,門前代表校門意象的老茄苳也成為視覺死角,常發生車禍意外,不利交通進出。
宜大表示,改制大學後,歷年也有學生反映,現在的校門感覺門禁森嚴,有著威權統治象徵,近年校門磁磚因年代久遠,常有剝落情形,基於種種因素考量,在核定校園整體規劃報告書後,展開中軸線工程規劃,「校訓石」位置也會配位調整,重新建構校園入口,將校門區藉由退縮、改變路幅與角度,塑造更多安全與開放空間。
校長吳柏青說,每個階段的校門,都代表著時代演進,符合每個時期需求,針對校門拆除,學校開過2次說明會,未來新校門意象,將以地景式公共藝術呈現,透過招商區、校門穿堂與警衛室整合,以鏤空的紅磚立面形塑整體入口意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