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營這些錯必犯?武界壩悲劇 其實能避免
武界壩意外事故掀起不少民眾對野營的好奇,其實台灣的野營就是國外的露營,「徒步走到人跡罕至處,跟大自然相處。」但野營如何確保安全,尤其如何作到「來過了,跟沒來過一樣的無痕山林(LNT)概念」,不破壞或傷害自然環境,都是野營活動要注意的事項。
拋開舒適環境 無痕山林才自然
明道大學休閒保健學系極限運動教練陳彥文說,過去國人露營太講求舒適,帶進過多人類生活習慣和科技用品,例如帶茶組去泡、帶卡拉OK機去唱,還要煮食湯湯水水和燒烤食物,辦得跟家裡後院、市區公園野餐差不多,失去跟大自然親近的意義,衍生出追求融入真正自然環境的新名詞「野營」。
生態保育工作者進入山林調查和觀察動植物,野營經驗豐富。「我們開車到目的地以外可停車的地方,背著器材,徒步走小徑、溪流邊坡,深入山林作作調查等工作。」彰化縣野鳥學會總幹事李益鑫說,即使可以開車到達山林和野溪深處,「我們盡量步行,不做開車涉溪爬坡等各種破壞自然的行為。」走累了,天色晚了,就地找個安全地方過夜。
不洗澡不排泄 環境保護有講究
在自然環境裡,所作所為不破壞原貌,挖排遺坑的深度至少50公分,以免人類糞便被野生動物利用,傷害牠們的健康。洗澡方面,通常低海拔溪流有寄生蟲和較多病菌,高海拔氣溫低露天洗澡容易感冒,李益鑫和生態保育人士的共同作法「野營期間忍耐不洗,回家再用力痛快的大洗。」萬一非洗不可,只能取用當地水源。
李益鑫到山林野營,自備乾糧和飲水,「如果必須野外炊食,不能破壞自然,特別是燒烤食物後的生火材料就地掩埋,垃圾全部打包帶走,不能被野生動物食用和利用。」
溪湖鎮湖東國小教師謝明宮也主張「野營不能改變地形地貌」,野營車應有洗澡設備,避免到野溪洗澡,車上備有便攜式馬桶,不在自然環境排泄。若要野炊,不要落地生火,現在野炊工具非常方便和進步,多花一點錢買工具,以免破壞自然環境。
對比今昔野營 不懂規矩像玩命
彰化縣芳苑鄉洪姓鄉民常到南投縣鹿谷鄉野溪一帶野營,坦承「以前比較年輕,會駕駛RV四輪傳動車滿載食物到溪谷,車子直接涉溪,在河邊烤肉煮食物,到野溪洗餐具、洗澡,夜宿RV,覺得很酷。」
洪姓鄉民說,後來知道「野營不能這樣搞」,應該追求最原始的自然。他和朋友燒煮完食物,帶走食物殘渣,就地挖洞掩埋可分解的垃圾,餐具是免洗餐具,放入垃圾袋帶走;在溪裡泡水,不用洗潔精或肥皂,至於「上大號」是挖洞,用完掩埋,「小號」沒那麼講究,頂多隱密處解決。
「最近幾年,知道危險的可怕,愈來愈注意。」洪姓鄉民表示,山裡氣象變化多端,常常上午晴朗,接近中午雲層愈來愈厚,中午飄雨,野溪原本潺潺流水,午後水量忽然變大,只得匆匆收拾物品開車逃命,年輕時覺得刺激好玩,年歲漸長,覺得這樣是玩命。
留意細節徵兆 野營風險勿輕忽
年過不惑的洪姓鄉民,認為野營不應帶未成年孩子同行,以免發生危險狀況時互相牽絆,增加逃生難度,而且看到危險水域公告牌,應該掉頭離開,另找地方野營。若看見遠處山林有鳥兒成群飛走,預告「內山可能做大水」,或是溪邊泥沙地和石頭沒鳥兒活動痕跡(鳥大便),象徵水域危險連野鳥都不來,這些地方絕不能久留。
到山林野營者一定過夜,「過夜地點避開順向坡」,陳彥文指出,一旦土石鬆動,睡在順向坡相當危險,紮營前可以觀察接近山坡底下有沒有滑落碎土石的痕跡,是否可以快速安全通往後撤(逃生)路徑。
紮營前,還要先到附近河床堆3顆至6顆石頭測水位,水位穩定保持在一定高度,顯示溪流短時間內不會暴漲,再找安全地方整地紮營,但前提是氣象預報或目測氣象最近幾天內溪流上游都沒下雨。
紮營愈簡單代表愈安全,較簡單的搭起遮雨棚,在下方鋪睡墊和放置睡袋,環境安全或氣溫若不允許,搭帳篷多一層保護。
出發前做功課 遊玩夜宿要分開
謝明宮經常和家人、學生家長和學生到南投山林野營,野營態度謹慎,遊玩和夜宿的地點向來分開。
謝明宮說,遊玩的地方如果有警示公告牌,短暫停留半小時到1小時,例如最近剛發生事情的武界,美景再美,最多白天玩1小時就必須離開;非危險地帶和區域,白天可以停留2至3小時,如果安全,可以玩更久。
車宿(車泊)的地方最好在公有停車場或民間露營區停車場,絕對不能夜宿溪邊、溪床,野營固然追求自然,但山林氣象變化大,晚上睡熟了警覺性降低,無法因應野外突發狀況。
「出發前,我會上網做功課,南投、花東都有很多美麗秘境,適不適合野營就要審慎評估,尊重自然等同保護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