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

宜市80年「鸞筆」 遠赴德國參展分享台灣宗教文化

 

宜市80年「鸞筆」 遠赴德國參展分享台灣宗教文化

 
扶鸞文化在台灣演變有宗教色彩,信眾到鑾堂請示神明,再由鑾生執鑾筆解答疑惑。記者張議晨/攝影
扶鸞文化在台灣演變有宗教色彩,信眾到鑾堂請示神明,再由鑾生執鑾筆解答疑惑。記者張議晨/攝影

宜蘭蘭陽博物館3年前舉辦台灣扶鸞特展,讓德國學者朗宓榭驚訝漢文化奧妙,經數次聯絡,由宜蘭市碧霞宮出借扶鸞用的「鸞筆」,今打包後將啟程遠赴德國日耳曼博物館,預計12月2日出展,讓國際一窺台灣特別的扶鸞文化。

扶鸞是利用一枝Y字型的鸞筆,由兩位孿生執鸞筆在鸞桌上寫字,以文章傳達神明意旨,從清末傳至台灣後,扶鸞在宜蘭地區發揚光大,光宜蘭縣境就有20多間廟宇設有鸞堂。

扶鸞是什麼?蘭陽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組長林正芳解答,扶鸞原本在宋朝是文人的遊戲,用來測試科舉考試的命題,後來清末傳至台灣以後,演變有宗教色彩,信眾到鸞堂請示神明,再由鸞生執鸞筆解答疑惑。

林正芳說,鸞筆是以桃木、柳木打造而成,木材需挑向東生長的「向陽木」,並經傳統儀式開光,才能運用在鸞堂上,請示神明都為關公、呂洞賓、朱熹等正神,以解答民眾疑惑為主。只是因鸞生培育不易,需具備基礎的國學知識,因此目前也僅剩宜蘭市三清宮鸞堂持續運作。

三年前,蘭陽博物館舉辦台灣扶鸞特展,陳展系列與鸞堂有關的歷史文物,德國漢學者朗宓榭,看到碧霞宮的鸞筆後,因德國紐倫堡將舉辦歐亞卜數、數術與神術展覽,鸞堂是結合占卜、講學,向蘭博提出需求,由碧霞宮出借這支有80年歷史的鸞筆。

今上午碧霞宮以傳統儀式護送鸞筆「出宮」,由專業託運公司完成包裝後裝箱,將遠赴德國展出。扶鸞清末時在宜蘭發揚光大,鸞筆到德國紐倫堡參展,不僅對於文化分享、發揚,具有很特殊的歷史意義。

宜蘭市碧霞宮的鑾筆完成包裝後,將啟運至德國參展。記者張議晨/攝影
宜蘭市碧霞宮的鑾筆完成包裝後,將啟運至德國參展。記者張議晨/攝影
扶鸞是由兩名鑾生執鑾筆在鑾桌上書寫文字,為民眾解答。記者張議晨/攝影
扶鸞是由兩名鑾生執鑾筆在鑾桌上書寫文字,為民眾解答。記者張議晨/攝影
德國博物館解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